媒体中心

行业资讯

智驾法规和汽车出海:全球各区域市场研究及进入策略探讨
作者:来源:访问:156时间:2024-06-18
01

“走出去”:全球各区域市场及准入探讨


2023年中国乘用车出口量高达414万辆,其中,2023年中国向欧洲出口64万辆纯电动汽车,占比41.27%;出口金额1325亿元,占比55.13%;向东南亚出口31万辆纯电动汽车,占比20.09%,出口金额223亿元,占比9.28%。美国已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欧洲也有类似计划,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中国乘用车仍有望在俄罗斯、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各大区域市场不断取得市场突破。
欧洲汽车市场和自动驾驶法规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欧洲有322家汽车装配、发动机和电池生产厂,213个位于欧盟。欧洲共有127家生产轿车,71家生产客车,56家生产卡车(重型车辆),46家生产货车(轻型商用车),71家生产发动机,42家生产电池生产基地。
2023年10月,欧盟发起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目前正在对中国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也接近尾声,调查报告大概率会认定中国电动车获得了补贴,并将对出口欧盟的中国电动车征收15%至30%的惩罚性关税。根据欧洲专业机构预测,这个关税比例可能是19%。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车企正加快在欧洲布局生产基地。
欧盟作为一个联合经济体,在自动驾驶法规方面拥有较强的互联互通,欧盟各国的自动驾驶法规均以欧盟法规为主,仅在部分细节上有小调整,所以满足欧盟自动驾驶法规是中企出海的必须项。
  欧盟拥有全球最严格的环保政策,最新的环保政策和电池溯源政策,是对国内车企的技术又一政策屏障,实施贸易保护;
  • 欧盟的自动驾驶法规主要以安全为第一导向,自动驾驶法规是全球最严格的;
  • 英国虽已脱离欧盟,但在自动驾驶法规方面仍然和欧盟整体保持一致性。
因欧洲各国对于中国态度不一,所以在对待中企自动驾驶出海方面也有不同的要求:
  • 德国:德国车企大众和奔驰对中企智驾持开放态度,与智驾中企联系最为紧密,中企智驾出海可以进一步提高大众和奔驰在欧盟市场的市占率;Momenta、元戎启行、蔚来等已在德国设立智驾开发中心,德国将成为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出海的桥头堡;
  • 匈牙利:在政治上对中国态度友好,地理位置处于欧盟中心位置,定位于生产中心和研发中心,已有多家车企的生产基地;匈牙利积极参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测试,未来有望成为中国在欧盟市场上最大的战略国家,成为中企进入欧盟的“跳板” 国家;
  • 法国:自动驾驶测试起步早,2014年就投资了4000万欧元开展了多个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项目,2019年率先通过允许自动驾驶车辆上路的法规和监管框架,但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方面发展滞后于德国;
  • 英国:2015年建设了自动驾驶汽车中心,后提出到2025年在英国实现自动驾驶的商业落地,2023年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法案》的新法案,旨在明确自动驾驶汽车事故责任应由车企承担,该法案只适用于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车型。
东南亚汽车市场和自动驾驶法规
东盟国家和中国签署了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其中包括了电动汽车的贸易便利化和技术合作等内容。这一协定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和东盟国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
按照车辆的道路行驶状态,东盟地区,正好是一半的国家为左舵车市场(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另一半的国家为右舵车市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根据东南亚诸国汽车协会发布的汽车销售数据可知,2023年东南亚诸国汽车销量保持较高增长。其中,印度尼西亚汽车销量最高达到100万辆,其次是马来西亚。
  • 泰国:以其区位优势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理想目的地,泰国位于东南亚的中心,不仅连接着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而且辐射至中国和印度,这使得它成为投资者进军东盟市场的关键门户。泰国作为农业大国,也积极与中国、新加坡等国展开农业合作,引入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和农用机械,共同开展研发项目,助力当地农业发展。
在东南亚市场中,泰国是整车生产的“生产担当” ,在电动汽车生产投资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宽松政策,是国内车企出海建厂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广汽、奇瑞、上汽、长城、比亚迪、哪吒等多家车企,甚至电池巨头宁德时代,都已宣布在东南亚建厂,总投资规模超百亿人民币。
  • 新加坡:新加坡对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监管采用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制度。一方面可以测试汽车的安全能力,另一方面也赋予新加坡陆路运输管理局(the Land TransportAuthority, LTA )广泛的自由裁量权,为 LTA 制定许可条件、操作或测试路线等规则积累了立法经验。
新加坡已在自动驾驶方面多有布局,主要是在于樟宜国际机场、物流园区和大学社区项目内进行测试项目。新加坡暂无汽车制造生产基地,只有自动驾驶研发测试中心,这与新加坡发展布局相关,新加坡企发局鼓励和支持新加坡企业进行创新发展,推动企业与全球优质资源整合对接合作,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新加坡将该国定位为区域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新能源汽车销量受新加坡私家车政策影响不会有大幅增长,但在东南亚诸国中,新加坡则在自动驾驶领域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蔚来已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股票代码“NIO”,并在新加坡设立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研发中心;理想汽车将在新加坡成立办公室,招聘AI 推理芯片、SiC功率芯片相关的研发团队。
02


“引进来”:中国自动驾驶、数据、AI等法规监管框架


中国自动驾驶路测法规框架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自动驾驶技术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将“加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作为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人工智能上车监管法规
中国正与全球范围内达成人工智能治理协议,包括中俄、中法等,在全球层面建立规则体系和生态;在顶层设计上,中国陆续出台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等政策文件。
AI上车需要满足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等监管要求,车企大模型需进入《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具体包括算法备案、安全评估、大模型上线备案等,境内深度合成技术服务(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虚拟现实等)都需要进行算法备案,耗时一般2-4个月。
2024年5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AI Act)生效。欧盟对于AI大模型及数据保护尤为关注,其《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涉及个人数据的使用和处理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
中国数据安全、数据资产流转法规
中国加快数据资产体系建设,成立国家数据局。智能驾驶领域,特斯拉FSD入华和数据出境等问题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数据处作为直接监管单位,将进一步就特斯拉等外资车企数据本土采集、本土训练、数据出海等制定规则。2024年2月,已发布《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流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将跨境数据分为核心数据、重要数据、一般数据3个级别进行分级管理,明确核心数据禁止跨境。
根据《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和《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相关政策,特斯拉FSD入华,将很可能需要建设本土化的数据云端训练中心、存储中心,满足数据合规要求。
此外,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通告开放了数据中心外资比例限制,将有利于外资车企在中国建设本土化训练中心。
总的来说,中国已在自动驾驶L3/L4级上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车路云一体、智慧道路、测绘地图等方面建立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为车企合规提供指引。
1、中国L3/L4级自动驾驶上路法规:
基于高速公路的L2/L2+技术已经市场化,基于高速公路的L3技术已进入测试阶段;
目前,已经有多个省市发布L3/L4级自动驾驶路测法规,主要涉及车辆保险、安全员、示范应用申请条件和示范运营申请条件有具体要求;交通运输部已经发布第二批的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涉及公路客货运输、城市出行与物流、园区内运输和特定场景作业等;
低速无人驾驶方面,部分城市已经发布细则,主要是针对低速无人车的车速不得超过15公里/小时。
2、中国自动驾驶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法规:
网络安全:明确试点城市应具备省级或市级智能网联汽车安全监测能力、汽车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能力等;
数据安全:确保车辆和车主的个人信息以及车辆数据不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或泄露。1)车内处理原则,除非确有必要不向车外提供;2)默认不收集原则;3)精度范围适用原则;4)脱敏处理原则。
3、中国自动驾驶道路、地图、交通法规
车路云一体化:目的在于形成统一的车路协同技术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2024年C-NCAP首次将C-V2X技术引入到主动安全测评板块;
自动驾驶智慧道路:采用了“端-边-云”相结合的技术架构,建立了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的技术体系。
自动驾驶测绘地图:通过对不同类型自动驾驶地图、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和管理的法规要求,建设较为完善的自动驾驶地图体系。
距离开展 -
关注我们